最近,白宫和美国最富的大学——哈佛大学开启一场“对决”。
据新华社报道,当地时间4月14日,因哈佛拒绝接受白宫提出的“整改”要求,特朗普政府当天宣布冻结向该校提供的约22亿美元拨款和6000万美元项目合同款项。
双方的接连表态进一步激化了高校与政府间的矛盾。而哈佛大学也成为特朗普政府对高校持续打压下的首个“反抗者”。
哈佛“硬刚”:政府指示侵权
继哈佛教授团体将美国政府告上法庭后,哈佛校长艾伦·加伯14日发表公开信,“硬刚”特朗普的“整改”要求。
信中提到,政府的指示超越了联邦政府的权力,且侵犯了宪法第一修正案赋予哈佛大学的权利,也超出了《1964年民权法》第六章赋予政府的法定权限。
加伯强调:“任何政府,无论由哪个政党执政,都无权规定私立大学的课程内容、招生政策、聘用标准或研究方向。”
该声明中进一步指出,尽管政府部分要求打着“反犹”旗号,但多数条款实质是对哈佛“思想环境”的直接干预。
该校律师同日也在致联邦机构的信中强硬表态:“哈佛或其他任何私立大学,都不会允许自己被联邦政府接管。”
几小时后,美国政府宣布,冻结给哈佛的22亿美元拨款和6000万美元项目合同款项。假如哈佛继续“抗命”,可能将危及正接受“审查”的数十亿美元联邦经费的拨付。
“整改”清单:形同重塑哈佛
这场博弈的导火索可追溯至两周前,特朗普政府把冻结90亿美元拨款作为要挟,要求哈佛大学实施改革。4月11日,特朗普正式向哈佛大学下达了一份“整改”清单。
“整改”要求包括:广泛的管理和领导层改革,制定“择优录取”的招生和聘用政策,终止多元化、公平性和包容性(DEI)项目,对各层级的“观点多元化”进行审查。
而且在整个过程中,哈佛大学需要与特朗普政府共享所有招聘数据和录取数据。
舆论表示,和其他藤校相比,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大学提出的要求更为广泛,形同“重塑这所百年名校”,并将该校前所未有的运营控制权移交给联邦政府。
目前,哈佛大学的教授们正在起诉特朗普政府,以阻止其“审查”授予该校约90亿美元的拨款。
另外,特朗普政府还要求哈佛禁止学生戴口罩,此举被外界认为是将矛头对准校园里的亲巴勒斯坦抗议者。
去年,哈佛大学等多所美国高校爆发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,其中佩戴口罩的示威者成为焦点。特朗普上任后以纵容“反犹”之名追究校方责任,并威胁削减联邦拨款。
在亲巴抗议活动爆发期间,哈佛大学曾被外界诟病“管理不妥”。另外,哈佛前校长盖伊的抄袭丑闻辞职事件也使校方陷入信任危机。但舆论认为,政府此轮打压属于越界行为,学术事业的基本结构应该由大学而不是政府来决定。
高校围剿:特朗普的“学术清算”
此前,因为采取了一系列“安抚特朗普”的举措,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一些美国高校遭受批评。
不过,哈佛大学近日采取的强硬姿态受到了教育界的赞扬。
代表华盛顿多所高校的美国教育委员会的主席泰德·米切尔将哈佛大学的回应描述为“一份路线图”,为其他大学提供了对抗政府干预的范本,“这或许能让更多高校领导层松一口气。”
自今年1月上任以来,特朗普政府便大力打击高校,誓言要“清理自由主义温床”。他宣称正在调查数十所学校,目标直指消除其多元化举措以及校园内“反犹主义”。
4月9日,白宫确认冻结了两校的联邦资助项目,其中康奈尔大学10亿美元、西北大学7.9亿美元,理由是其“未能保护犹太学生”。
前不久,特朗普政府陆续暂停了对宾夕法尼亚大学、布朗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联邦资助,其中涉及提供给宾大的1.75亿美元资助,原因是该校的跨性别体育政策。而宾大正是特朗普的母校。
上月,哥伦比亚大学4亿美元联邦拨款也被撤销,校方随后作出让步,以适当改革换取拨款,但引发强烈反弹。
分析指出正规在线股票配资,特朗普政府已将扣留联邦资助这一“非常手段正常化”,以施压大型学术机构服从特朗普的政治议程,同时对学校政策施加影响。